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轨道交通展消息 5月6日起的10个工作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苏州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的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江苏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受理情况的公示。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又名沪苏嘉城际铁路江苏段)项目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和《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被列为“十四五”期间计划开工的城市群城际铁路重点工程。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串联上海、苏州、湖州、嘉兴、杭州等地,与上海示范区线、如通苏湖、苏锡常、苏淀沪城际铁路等共同构成沿江城市群城际网络,是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地理位置及其线路走向
水乡线线路由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站南端引出,向西南进入江苏省境内,下穿雪落漾后折向北沿诸曹漾南侧行进,下穿浦港路后隧道出地,上跨沪渝高速后折向西,沿沪渝高速北侧西行至芦莘大道与沪渝高速交汇处设汾湖站;出站下穿三白荡,与在建沪苏湖铁路和通苏嘉甬铁路呈45°交叉,在国铁苏州南站地下设城际苏州南站,与规划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并站设置;出站下穿元鹤荡后折向北,隧道出地至梅石村后折向西,之后沿吴江大道南侧一路西行,跨常台高速后与如通苏湖城际形成四线桥跨京杭运河,之后继续沿吴江大道至胜地公园设八坼站。
水乡线本线隧道主要分布于水乡客厅站出站端及苏州南站前后,共设区间隧道3座,总长7792m,占正线长度的28.5%。(不含苏州南站内明挖区间)其中汾湖隧道作为本工程控制性节点工程和先导段施工。水乡客厅至八坼段线路运营长度约29.4km,其中江苏段苏沪省界至至八坼段新建线路长度约27.32km,其中高架段长度17.813km,占比65.2%;地下工程长度8.33km,占比30.5%;桥隧过渡段长度1.175km,占比4.3%。
二、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城际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160km/h;正线线间距:4.0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500m、困难地段1300m;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牵引种类:电力(25kV交流);车辆选型:市域C型车;车辆编组:初期4辆;近、远期4辆、8辆编组混跑;到发线有效长度:40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2+ATO;通信系统:LTE系统;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最小行车间隔:3min。
新建车站3座,车站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高架站2座(汾湖站、八坼站),地下站1座(苏州南站)。平均站间距9.8km,最大站间距苏州南~八坼约15.2km,最小站间距汾湖~苏州南约5.6km。
(1)汾湖站
汾湖站位于吴江区黎里镇,车站中心里程SXDK8+56.000,位于芦莘大道-沪渝高速交界处东北侧,敷设为高架站,位于芦莘大道-沪渝高速交界处东北侧,车站规模为2台4线,到发线有效长400m,设岛式站台2座,210m×12m×1.25m,车站八坼端咽喉设八字渡线满足站前折返功能。车站建筑面积为18027平方米 。车站为路侧高架两层双岛四线车站,车站中心轨面标高为11.7米。车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苏州南站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苏州南站位于高铁苏州南站下方,敷设方式为地下站,车站中心里程为SXCK13+355.0,车站规模为1台2线,设岛式站台1座,210m×13m×1.25m。车站建筑面积为16374平方米 ,车站为地下三层站,车站中心轨面标高为-11.97米。规划地铁10号线站台位于本线站台东北侧。车站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本线苏州南站站本体土建已建)
(3)八坼站
八坼站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高架敷设于江城大道-中山南路交叉口东南侧。为满足(如通苏湖线)吴江及(水乡旅游线)苏州南方向线路引入八坼站,车站采用2岛4线站型设计,设岛式站台2座(210m×12m×1.25m),到发线有效长400m,敷设方式为高架站,车站中心里程为DK10+689.90,车站小里程端设南浔至苏州南联络线。车站建筑面积为17943平方米。车站为路侧高架两层双岛四线车站,车站中心轨面标高为13.27米。车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四、主要工程内容
本线新建桥梁长度(左线)17.393km(占比 63.66%),其中双线段长度为 13.397km,单线段桥梁长度为2.653km(其中左线单线桥梁长度为1.330km,右线单线桥梁长度为1.323km),四线桥长度为为2.667km,本项目桥梁共9座,总长18.717km。
本线隧道主要分布于水乡客厅站出站端及苏州南站前后,共设区间隧道3座,总长7792m,占正线长度的28.5%。(不含苏州南站内明挖区间)其中汾湖隧道作为本工程控制性节点工程和先导段施工。
五、运输组织和运输能力
本项目与所衔接的上海示范区线、如通苏湖城际各方向均存在较大的换乘量,因此本线采用开行跨线列车与本线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从整个都市圈城际网互联互通、多交路运行的角度,部分乘客出行的距离较长,适当开行部分大站停列车,有利于提供差异化服务。因此,本项目采用跨线列车和本线城际列车共线运行,开行方式推荐采用“大站快车+站站停”的时刻表运输组织模式。本项目建成后委托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及管理。根据客流交换量情况以及客流量级大小,拟开行6种与本线相关交路,如下表:
▼本项目高峰小时运营交路(研究范围含水乡旅游线、如通苏湖线、示范区线、苏淀沪线、嘉善至西塘线等)(本次仅为工可预测模型方案,运营期间运行方案按届时实时的运行图为准,不以此为准)。
相关的6条交路全日运营计划如下表:
六、机务、车辆与动车组设备
(1)本线由苏州北动车运用车队的乘务员担当本线乘务交路。本次研究范围内不设置乘务设施,利用相邻线桃源站、吴江存车场、苏州北站拟建乘务设施。
(2)从满足功能定位、时间目标值要求、市域线网跨线运营与资源共享、与相邻线速度目标值相匹配性等角度统筹考虑,本线技术标准选择应与周边路网保持一致。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CTCS-2+ATO,供电系统为AC 25kV供电。本线设计速度目标值160km/h,同时与本线互联互通的如通苏湖铁路(省界至长兴段)、上海示范区线、苏锡常城际铁路、水乡旅游线(浙江段)等均考虑采用160km/h的市域C型车。从便于实现都市圈城际的共线运营与线网内市域车辆(部件)运用、制造及检修资源共享,提高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等角度综合分析,本线应采用160km/h的市域C型车。
(3)本段配属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由苏州北城际动车所承担;本次水乡线江苏段(沪苏省界至八坼站)无条件设置动车存车设施,考虑设吴江存车场1处(菀坪站接轨)负责桃源站、水乡客厅站(江苏方向)始发动车组的过夜存放,满足本线早高峰发车需求。吴江存车场工程由如通苏湖铁路工程统筹实施,并与本段同期开通运营,水乡线江苏段(沪苏省界至八坼站)不新建车辆运用检修设施。
七、工期总体计划:本线施工总工期48个月(以实际工期为准)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