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3月31日,随着TBTC系统的正式投用,叠加24年初的CBTC系统启用,上海地铁2号线正式升级为全球首条拥有“双信号系统”的地铁线路。CBTC+TBTC“双信号系统”将全面提升系统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自2000年开通以来,上海地铁2号线作为上海第二条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首条横跨黄浦江、连接浦东与浦西的交通大动脉,已承载了无数乘客的梦想与脚步,其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93万人次,位居上海地铁之首。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2号线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挑战,设备逐渐老化、运力需求日益增长、运营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升级改造迫在眉睫。经过专家组的全面评估,上海地铁研究规划,提出了针对2号线信号系统的大修改造项目,以全面提高全线整体设备可靠性,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在众多待改进的项目中,信号系统的革新无疑是最为关键且复杂的环节。这一过程好比一场高风险的“换颅手术”,不仅涉及多个专业接口,还必须确保运营的持续稳定,其难度与挑战不言而喻。
当时在既有线改造中,行业内常见两种方案,一是“修旧如旧”,仅对既有系统硬件翻新,虽操作简单、无需重新设计且兼容性好,但无法解决既有系统技术服务差、备件难购、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且功能和性能与CBTC系统有差距,难以满足2号线的运能需求。二是新系统完全替换既有系统,顺应信号技术发展趋势,但过渡期间车载信号系统需同时安装TBTC(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和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两套设备,并配备倒接装置以实现与车辆接口的切换,这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工程量巨大、耗时长,且割接风险极高,需在割接当晚将全线30个站、3个停车场及100列车同时从旧系统切换至新系统,难度风险极大,还需提前结束运营,这与集团最初制定的“不影响运营”原则相悖。
基于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割接风险、工期时长等因素,结合国内外案例及2号线实际情况,项目团队经多方研究和商议,提出了“双信号系统”方案,这是一套“双保险”系统,好比手机的“双卡双待”。将轨旁设备全部升级为新系统,列车上则同时支持新CBTC系统并兼容既有信号系统,使列车能在新老系统间无缝切换,突破轨旁设备限制,从而实现“边运营,边增能,边改造”的新思路,同时降低了夜间调试时间成本。轨旁与列车改造同步进行、互不影响,倒接方式灵活,显著降低倒接风险,并且契合“无感改造”理念,为首次整线制大修改造提供了高容错率,给很多改造过程中的风险点提供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提出“双信号系统”方案后,项目团队迅速意识到,实施该方案面临关键挑战:2号线既有信号系统(TBTC)长期依赖国外厂商,技术与设备均受制于外方支持。要在既有制式基础上增添新系统,必须让厂商开放既有设备接口,否则方案难以落地。然而,项目筹划初期,外国厂商坚持利旧方案,拒绝开放接口,谈判陷入僵局。上海地铁以“替换系统”为筹码,最终迫使外方妥协,成功实现技术接口开放,为双套系统落地创造条件。
从创新理念到创新成果落地,绝非易事。上海地铁携手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组成攻坚团队,围绕“新老互备、不同制式、双套系统”理念,进行一系列可行性验证。2018年4月,北翟路停车场开展兼容性车载测试评审会,验证列车在两种信号模式下运营的可行性,结果符合预期,为2号线信号升级改造带来曙光。
2号线的改造是一次整线制的大修改造,涵盖信号系统升级及其他配套专业的同步改造,以确保整条线路的高效同步运转。然而,由于运营时间长,夜间施工时间短(通常仅两至三小时),系统倒接环节尤为关键且风险高,仅倒接及确认设备状态就需要两至三小时,甚至更久。一旦出现问题,故障处理和系统恢复难度极大。
为应对挑战,项目团队采取多项创新举措:实施“正线留车”措施,夜间运营结束后列车停放在轨道上待命,节省入库出库时间,为调试争取更多时间;安排调度员、司机、站务员及维护人员进行多次多车演练(中等规模5次,超大规模4次),涵盖日常运营场景,助力人员适应新系统。割接前期,施工人员进行割接预演,明确工序。除新增31列新车外,现有列车改造逐列进行,确保早晚高峰运营不受影响。列车安装兼容系统后,可在两种信号模式下运行,无需倒接操作,保障运营效率并降低倒接风险,实现运营、改造与增能同步推进。此外,优化资源分配,将列车调试调整至基地试车线,精确调度上、下行施工资源,以大规模演练代替试运行完成最后几列车的调试,高效完成节点目标。
项目团队秉持循序渐进原则,持续优化施工流程,尤其在重大节点前,精心制定详细方案,为后续工程筑牢根基。 2022年7月,团队成功举办了样板段评审活动。借鉴新楼盘样板房思路,样板段概念在项目初期即对系统功能进行检验,并提前开展新系统列车调试。此次样板段覆盖徐泾东至淞虹路区间,评审活动不仅验证了双信号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还确立了信号系统功能设计的标准化,为后续车站工程提供了可借鉴范例。
2023年下半年,项目团队与上海轨道交通协会合作,制定了行业团体标准,填补了全国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及投入运营评估条件的空白。至2023年底,完成CBTC系统投入运营前的专家评审,为新系统启用做好充分准备。
2024年1月27日凌晨,在优化割接工序后,上海地铁2号线进行了CBTC信号系统第一阶段ATO(列车自动运行)割接,从割接开始到顺利完成仅仅用时26分钟。全部作业均以“无感”为前提,从“无感”调试,再到“无感”割接。“无感”的背后,是一次次系统的完善和方案的精进,团队累计撰写超过190篇设备认知成果文件,那些字叠字不断细化的预案,是这场“手术”完美成功的保障。
2025年3月31日,TBTC系统的正式投用,升级后的TBTC系统作为备用系统,采用的AF-904型数字无绝缘轨道电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运用了数字编码技术,信息量大,可为列车运行提供多种不同的速度信息,实现列车运行的模式曲线控制,比一般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具有更大的抗干扰性能。在CBTC降级至TBTC情况下,列车仍具备接收速度码功能和ATO下的驾驶模式。在主用系统故障时,备用系统仍能实现2分钟的运营间隔。
大修改造开展至今,这条已运营24年的地铁线路,历经“十年打磨”,完成了64公里、30座车站旧线“焕”新的艰巨任务,完美实现了大客流既有线不中断运营整线制改造的“零”突破。上海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将为未来更多城市的既有线改造升级提供“上海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