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轨道交通展消息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杭州市钱塘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报批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海发改〔2025〕23号)及相关附件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完善杭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促进杭州、海宁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沿线城镇组团出行需求,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发改基础〔2021〕811号),同意建设 下 沙 至 长安市域铁路工程(项目代码:2209-330000-04-01-446417)。
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起自杭州城市轨道交通1、8号线文海南路站,终于杭海城际长安站,线路全长20.8公里。新建车站 7 座,其中地下站3座,为文海南路站、银海街站、奥特莱斯站,高架站4座,为秋潮路站、景观大道站、政务中心站、长安站。新建长安南车辆基地、共享杭海城际主变电所。设置双联络线,具备与杭海城际跨线运营功能。
三、主要技术标准。项目采用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直流供电的B型车,列车运行控制方式为CBTC。本线初、近期均采用4辆编组,系统能力24对/小时。
四、项目单位:浙江钱海市域铁路有限公司。
五、项目总投资97.53亿元,其中海宁市承担77.41亿元,杭州市钱塘区承担20.12亿元。项目资本金比例为40%,计39.01亿元,由海宁市政府、钱塘区政府分年度安排财政性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使用财政性资金或申请国内银行贷款筹措解决。
六、项目总工期为51个月。
七、本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重要原材料、设备采购等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
八、本项目审批的相关文件包括:中铁四院编制的《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铁二院出具的《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出具的《关于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函》(自然资办函〔2024〕2733号);省自然资源厅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3304812024XS0155S01号);嘉兴市发展改革委出具的《关于浙江钱海市域铁路有限公司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嘉发改能审〔2024〕66号);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出具的《关于对<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审查意见的复函》;海宁市人民政府出具的《关于反馈<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海宁)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海宁市财政局出具的《关于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资金财政承受能力的报告》(海财政〔2025〕19 号);杭州市财政局出具的《关于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项目杭州市钱塘区资金来源落实情况的报告》(杭财投〔2025〕10号);省财政厅出具的《关于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意见的复函》;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出具的《关于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贷款意向的函》。
九、下阶段工作要求:
(一)加强建(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线调查,优化线位,加强局部限速地段方案比选,优化全线桥跨布置方案设计。做好站点出入口与周边地块的方案衔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乘车的便捷性。
(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征地拆迁原则和应急措施,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按规定程序组织工程实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深化接入杭海城际的改造方案及施工组织程序,确保施工期间安全。
(三)尽快明确本线的运营管理模式,落实本项目与杭海城际的管理界面、权责划分、生产力布局、应急救援等重要内容。(四)请两地政府做好全线各站点的公交接驳,提高景观大道站等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强度,落实站点周边规划,以进一步提升客流效益。
(五)加强水文资料调查分析,合理确定线路隧道埋深以及区间隧道洞口、风亭等设计工程,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暴雨等特殊天气条件下施工、运营安全。
(六)严格落实地方财政出资,不得违法违规融资,不得新增隐性债务,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持续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研究长期稳定的运营盈、亏政策与措施,保障项目建设运营。
请据此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报我委审批。
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文物局,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嘉兴市发展改革委,海宁市人民政府、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浙江钱海市域铁路有限公司。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25 年4月23日印发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扫码加入交流群